淮海化工厂系国有工业企业,经批准从 2004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企业会

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淮海化工厂系国有工业企业,经批准从 2004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为了保证新制度的贯彻实施,该厂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了《淮海化工厂会计核算办法》,并组织业务培训。在培训班上,总会计师就执行新制度、办法的内容等作了系统讲解。部分会计人员感到对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不理解,向总会计师请教。总会计师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了解答;同时结合本企业实际,系统地归纳了执行新制度、办法的主要变化情况。1.2004 年执行的新制度、办法与该厂原做法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由应收账款扩大至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2)要求对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的账面价值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3)将存货的日常核算由实际成本法改为计划成本法,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再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4)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以资产列示,改为: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前查明原因,报厂长办公会议批准后处理完毕;未获批准的,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行处理;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的,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5)将收入的确认标准由按照发出商品、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确认收入,改为在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地计量。(6)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2.2005 年 1 月,该厂对一年来执行新制度、办法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决定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对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作以下调整:(1)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全部应收款项余额的 3‰—5‰改为:l 年以内账龄的,计提比例为 5%;l—2 年账龄的,计提比例为 10%;2—3 年账龄的,计提比例为 50%;3 年以上账龄的,计提比例为 l00%。(2)将某条生产线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要求:假定你作为淮海化工厂总会计师,如何解释:①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及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②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及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选项 假定你作为淮海化工厂总会计师,如何解释:①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及其具体会计处理方
法;②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及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1)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为:
①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
②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更相关的会计
信息。
会计政策变更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2)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有:
①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
②取得了新信息,积累了新经验。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未来适用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26509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