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 (1)写出一篇规

题库2022-08-02  59

问题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至少设计三个课堂提问; (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选项

答案

解析 【课题】发现与创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材料的特性,如形状、色彩、肌理等,能够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设计制作成生活物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发现材料的特性,选择恰当的制作方法,在保留原材料自身美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提高对生活用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难点: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根据制作用品的需要,寻找、发现合适的材料。
【教学准备】
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各种材料;所需相应的工具,如:剪刀、小刀等;绘画所需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材料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分析下列问题:
1,引导学生触摸、观察自己带来的材料,按不同的质地、质感等进行分类。
2,这些不同质感、色彩、形状的材料给你哪些特殊的感觉
3,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触摸和观察材料,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这些材料的质地,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的意义,引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教师追问:想一想这些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日用品。来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问题,发表各自见解。
2,教师展示范例图形、图片,讲解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的运用。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例。再次体会对材料的巧妙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一些材料的组合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
教师展示创作要求:确定创作构思,选用最简便的加工工艺进行创作,注意构思巧妙,造型美观。
2,学生创作
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构思、创作一件实用的作品。
教师巡视各组,师生共同讨论、构思,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3,展示作品
教师提供展示台,发评价表,组织学生评价。
学生各组展示并讲解自己作品的设计思想、用途。(重点讲自己设计、制作的巧妙之处和实用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学生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总结本课重要知识点,提示学生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发现材料的特殊之美,利用身边的常见材料设计制作生活物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72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