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最全题库2022-08-02  46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材料二“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安排在《化学l》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1》的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材料三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并填写表格。【学生实验1】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Fe3+离子检验(整合实验)。【问题情景1】阅读课文,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Fe2+离子遇到KSCN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吗?2.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出现了什么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会出现颜色变化?【师生小结】略【问题情景2】1.从Fe2+被O2氧化为Fe3+,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除了O2,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氧化Fe2+?2.若要实现从Fe3+转为Fe2+的变化,需要加入什么物质?【学生实验2】Fe2+与Fe3+的转化,按照教材第61页科学探究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问题情景3】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思考与讨论:1.Fe3+与铁粉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2.回忆前面有关Fe2+的实验,为什么用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3.实验中如何判断Fe3+已充分反应?反应不充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师生小结】略【问题情景3】学生课后思考与讨论通过学习我们知道,Fe2+离子和Fe(OH)2中+2价的铁均易被氧化。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时,如何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较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铁的化合物”这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策略。(3)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4)请对本课内容设计导入。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②初步掌握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③知道溶液中Fe3+的检验方法。④知道Fe3+与Fe2+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转化发生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②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的氧化还原性。③通过对铁的化合物进行实验演示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④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初步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②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2)①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金属氧化物、碱、盐)预测物质性质。②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本节课安排了3个实验.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Fe3+离子的检验以及Fe3+与Fe2+的转化。相对而言本节课实验的内容较多,而不管是Fe(OH)2的性质或是Fe2+与Fe3+的转化,均涉及+2价铁元素的还原性这一特点,以及都使用到Fe2+溶液。为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把“Fe(OH)2的制备与性质实验”“Fe3+离子的检验”和“Fe2+与Fe3+的转化”三个实验进行整合,同时设计几个问题情景,以起到优化课堂效率,形成知识系统的作用。同时,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3)板书设计(4)利用问题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①学校红墙上红色油漆中的红色物质是什么?②红砖为什么呈现红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38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