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科学小品文的作用是

练习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科学小品文的作用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这类文章非常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请大家看屏幕上的两个句子,比较课文原句与改句哪个好,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出示多媒体课件:原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改句——立春过后,大地苏醒,冰雪都化了,草木萌发,各种花都开了,再过两个月,燕子回来了。)(生讨论)生:原句好,例如,“苏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苏醒”一词用得生动形象。生:“萌发”这个词写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师:“草木萌发”让我们联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的——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生:“融化”比“都化了”好,“融化”表现了冰雪逐渐消融的过程。生:“次第”用得好。“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写出了花儿竞相开放的状态。师: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红的像火……”生(齐):“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师:“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生:“翩然”写出了燕子轻快敏捷的身姿,比“回来了”生动。师:“次第”“翩然”这些词都比较典雅,更有表现力。师:通过品味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形象的拟人和典雅的用词,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力。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比较科学小品文与散文,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B.比较课文的原句与改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C.比较两篇课文的语言,意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描摹的春天之美D.讲解拟人和比喻,使学生领会修辞在不同文章中表达效果的差异性

选项 A.比较科学小品文与散文,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
B.比较课文的原句与改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
C.比较两篇课文的语言,意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描摹的春天之美
D.讲解拟人和比喻,使学生领会修辞在不同文章中表达效果的差异性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教学案例展示题,通过所给片面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分析,错仔细阅读材料能够把握住教师的主要意图,错误率较低。

A项:教师没有进行科学小品与散文的对比,举朱自清的例子为体现文本语言的生动性,并没有进行文本语言的对比。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通过列举朱自清的例子来体现本文语言也具有生动的活力,旨在让学生体会出文本语言的生动性。与题干相符,当选。

C项:本教学片断的教学重点在于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没有不同文章内容的对比。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没有进行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讲解,案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33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