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回顾

admin2022-08-02  24

问题 一、考题回顾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复习导入: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回顾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轴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在提升重物时,轴会随着重物一起上升,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教师提出问题:那动滑轮和定滑轮有哪些特点呢?由此引入本堂新课《滑轮和滑轮组》。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提出问题: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可以省力?所用的力和需要移动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猜想与假设: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认为可能使用定滑轮需要的力较大,还有的认为动滑轮需要的距离较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提问学生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滑轮、用钩码做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距离)组织学生组装滑轮,进而提出问题: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应该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格?
组织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组内讨论,由组长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出示实验记录表和具体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G;②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重物移动的距离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用箭头标出重物移动的方向、拉力的方向;③换用动滑轮重复上一步骤;④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以上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组织学生根据多媒体上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分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
分析与论证: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由小组代表反馈实验结论,教师补充完善,从而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2.滑轮组
教师提问:如果既要改变力的方向,又需要省更多的力,需要怎么做呢?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根据上述结论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教师补充: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问学生:仔细观察自行车,看看它上面有几种简单机械,分别说明它们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49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