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抗震设防类

考试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下列关于该结构设计的叙述,其中何项相对准确?A.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允许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剪力墙的组合内力,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应满足屈服承载力设计要求B.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允许部分竖向构件及大部分耗能构件屈服,但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满足截面限制条件C.结构在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为1/120D.结构弹塑性分析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

选项 A.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允许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剪力墙的组合内力,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应满足屈服承载力设计要求
B.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允许部分竖向构件及大部分耗能构件屈服,但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满足截面限制条件
C.结构在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为1/120
D.结构弹塑性分析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

答案 B

解析 A项,给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1条及条文说明规定,结构在多遇地震下性能水准1、设防烈度地震下性能水准3、罕遇地震下性能水准4。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作为关键构件,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应为性能水准3,因此,根据第3.11.3条可知,其受剪承载力宜符合式(3.11.3-1)的规定,即“抗剪弹性”要求。故A项描述错误。
B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3条规定,罕遇地震下,部分竖向构件以及大部分耗能构件进入屈服阶段,但钢筋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式(3.11.3-4)的规定,即满足截面限制条件。这是防止构件发生脆性受剪破坏的最低要求。故B项描述正确。
C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7.3条规定,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高度不小于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00;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按上述限值线性插值取用。由于本题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80m,因此层间位移角限值应为1/769。故C项描述错误。
D项,静力弹塑性方法及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4条及条文说明明确指出,对于高度在150~250m的基本自振周期大于4s或特别不规则的结构以及超过200m的房屋,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本题的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因此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不可以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故D项描述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0786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