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祖国颂》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资格题库2022-08-02  45

问题 高中音乐《祖国颂》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我的祖国》,请学生说一说感受到怎样的情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首歌曲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情感,歌曲前半段悠扬、抒情,后半段激昂,通过对祖国的赞美,也表达了抗战儿女保卫祖国的决心。中公讲师解析由此,引入新课,祖国题材歌曲《祖国颂》(二)感受体验1.初听乐曲,体会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合唱曲,气势磅礴、优美清淳,赞美之情。2.请学生简单说说对于《祖国颂》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做适当总结:《祖国颂》是195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庆祝建国八周年所拍摄的,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文献纪录片,其中有同名主题歌《祖国颂》,为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三)深入赏析1.再次聆听《祖国颂》,请学生根据书本上的歌词及提示,聆听并思考: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分为三个部分。2.教师再次请学生完整聆听歌曲,并说说你是怎么进行划分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第一部分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第二部分旋律抒情、宽广;第三部分为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3.分段赏析主要旋律乐段。(1)分析第一部分①教师请学生跟琴演唱第一部分,教师提问:这段歌曲旋律如何?描述了什么场景?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旋律舒展开朗,热情赞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②带领学生哼唱旋律,提醒学生注意歌曲情绪的表达,悠扬、坚定的感觉,及流畅、连贯的声音。(2)分析第二部分学生跟音频,朗诵第二部分歌词,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刻画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第二部分相对旋律抒情宽广,描绘了祖国各地繁荣昌盛的景象。(3)分析第三部分学生跟音频演唱歌曲,并思考:这一段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中公讲师解析教师做适当的总结:第三部分为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意境更为瑰丽,显示出伟大祖国的前进步伐和人民的豪迈气概4.教师采用指挥手势,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学生演唱完毕,进行讨论,之后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歌曲为单三部曲式。5.完整演唱歌曲。(四)巩固提高欣赏完乐曲后,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自由表现,教师给与评价。(五)小结作业1.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内容。2.下课后,请学生搜集关于“祖国”的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设计】1.简单拓展一下关于《祖国颂》的背景知识。2.简单说说对于颂歌的了解,并设计一个活动环节。

选项

答案

解析 1.
《祖国颂》是195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庆祝建国八周年所拍摄的,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文献纪录片,其中有同名主题歌《祖国颂》,为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
这是一首单乐章合唱曲,气势磅礴、优美清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旋律舒展开朗,热情赞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第二部分旋律抒情宽广,描绘了祖国各地繁荣昌盛的景象。第三部分为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意境更为瑰丽,显示出伟大祖国的前进步伐和人民的豪迈气概。
2.
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
教学活动:
(1)教师请学生说说作品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并说说歌曲的体裁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中公讲师解析
教师总结:歌曲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繁荣情景的描述,表达的是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类似于这种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的作品,一般为颂歌。
(2)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自由讨论并进行展示。
教师组织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503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