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望海潮》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面试考题

资格题库2022-08-02  11

问题 高中语文《望海潮》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望海潮》2.内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3.基本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3)合理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这节课采用什么样的导入方法?为什么这么安排?2.柳永的词都有哪些特点?

选项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给条件猜一个城市名。
【条件】
1.它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重要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苏轼、白居易都曾在此为官,并且都留下了著名的人文景观。
3.这里有著名的人文景观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虎跑泉等。
4.这里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5.这里有“白蛇传”的美丽传说。
6.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湖,苏轼曾经为其写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
7.这里盛产一种有名的茶叫“龙井”。(板书:望海潮)
(二)初读感知
1.请学生听朗读录音。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交流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
3.再读课文。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在“繁华”处读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壮观的词句,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4.概括词上下片的内容
【明确】
(1)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2)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三)深入研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从概括词意、分析意象、描述意境、推敲词语、修辞表现手法等鉴赏。(每人也可重点选取一句鉴赏,之后交流。)
【明确】
(1)上片重点赏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2)下片重点赏析“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探究赏析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明确】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
(2)试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明确】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
(3)这首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
(4)这首词的写景有什么特色?
【明确】善于铺叙,是此词的特色之一。这首词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四)拓展延伸
请学生回忆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
【明确】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五)小结作业
小结:人说美景如画,然而这般美景恐怕用尽天下丹青也描绘不尽,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望海潮》,走进杭州,去体验那湖光山色,去游览那充满魅力的人间天堂。
作业:用散文化的语句描述《望海潮》中你所喜欢的词句内容。
【板书设计】
望海潮
柳永
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生活图景
赞美
【答辩题目解析】
1.这节课采用什么样的导入方法?为什么这么安排?
【参考答案】
这节课我采用的导入方法是上课前让学生猜谜语,引出杭州这个城市。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谜语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本课的兴趣,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本篇课文要讲的就是关于杭州风光的宋词,这样的导入方法和本课有着恰当好处的关系。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柳永的词都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第三,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84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