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巴黎、纽约、东京等大城市人口稠密的照片,另一组是北极极地、撒哈拉沙漠、热带雨林

最全题库2022-08-02  2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巴黎、纽约、东京等大城市人口稠密的照片,另一组是北极极地、撒哈拉沙漠、热带雨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人口的区别,并让学生思考导致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不同的原因,进而引入本课《世界人口的分布》。 (二)感知现象,合作探究 1.教师通过PPT展示动态人口卡通图片的方式,显示特定区域人口增长带来的直观感受,从而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 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每平方千米) 2.小组合作,深入理解人口分布。 活动一:教师PPT展示 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分小组合作,分析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稀疏地区分别是哪里,并且尝试分析原因。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同归纳总结: “四密”:亚洲的东部、亚洲的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东部沿海与平原地区; “四疏”: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润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活动二: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教师PPT展示世界地形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两幅地图分析图4.4中A、B、C、D四个地区。 (1)A、B均处于平原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 (2)C、D处在中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 (3)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梳理出四地人口密度,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3.归纳总结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少。 (2)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 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等),但是也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反之则是人口稀疏的地区! (三)案例巩固 教师PPT展示不同的区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居住地,并且说明原因! (五)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观点: (1)世界人口稠密区、稀少区是哪里?(2)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作业:课后查找资料,分析你的居住省份,人口稠密地区是哪里,并分析原因。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 【参考答案】 亚洲的东部、亚洲的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东部沿海与平原地区 2.能否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各地人口趋于平衡?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影响各地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能通过强制性的迁移人口从根本上解决分布问题。另外,人口迁移只能是让人口在区域上发生变化,但是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也是经济和自然因素影响。所以综上所述,迁移人口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各地人口趋于平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6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