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课件播放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视频和CCTV-1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教师引导提问:录像所报道的是什么事件?发生

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课件播放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视频和CCTV-1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道。教师引导提问:录像所报道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个地区?二战后,除了“伊拉克战争”和“伊朗核问题”以外,中东地区还有哪些备受世界关注的事件?中东为什么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石油之“产” 【教师活动】展示《波斯湾地区的国家及石油分布图》《全球石油储量比例图》。 提问: (1)找出波斯湾地区的国家有哪些? (2)找出哪些国家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学生回答】 (1)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八个国家。 (2)沙特阿拉伯、伊克、伊朗、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首长国石油比较丰富。 【教师活动】展示《全球石油储量》《产量及出口量比例图》,并出示材料:波斯湾地区现已探明的油田有150个,85%的油井为自喷井,世界20个特大油井这里就占了14个。这里的石油不仅有储量大,油质好的特点,而且还有埋藏浅,油层厚,距海近等有利于开发的优条件。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波斯湾地区为什么是“世界石油的宝库”? (2)概括中东石油的特点。 【师生总结】因为波斯湾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中东石油的特点:储量大,产量高,出口量大,优质好,埋藏浅,油层厚,距海近等。 【过渡】波斯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不都是当地8个国家自己用,而是向外输出。 2.石油之“销” 【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要向外大量输出? 【学生回答】虽然石油储量丰富,但本地区工业还不发达,人口少,各国的石油消耗不大,石油有大量剩余。便利的交通为石油输出提供了保障。 【教师活动】如果你是日本、中国、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决策者,要从中东进口石油,最短航线需要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有哪些? 【学生活动】根据地图,归纳完成下表:【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向西的需要两条路线?为什么这些国家石油需求量那么大呢?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是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高。 【教师总结】石油在能源供应领域占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石油消费约占世界总消费的80%。而且石油不仅是燃料,还是工业产品的原料,是“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 3.石油之“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说一说:依靠石油出口的巨额收入,波斯湾沿岸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变生活? 【学生活动】石油的生产和销售,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的生活。他们用石油换来的财富建设学校,完善医疗设施和住宅,发展现代化的工农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商业。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思考:石油带给波斯湾地区的国家除了滚滚而来的财富外,又给他们带来哪些困扰和忧患呢? 材料一:争夺石油资源的图片。 材料二:沙特的一位国王曾说:“石油使我们一夜之间从骆驼变为开凯迪拉克。难道石油枯竭之后,我们还能退回到骑骆驼的时代吗?” 【学生回答】各国因争夺石油而中突不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4.石油之“忧”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用5分钟时间讨论:石油资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将来的出路在哪?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发新能源。树立节约、保护资源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后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课后作业: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的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 【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6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