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特别多,但是西部地

考试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特别多,但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却很稀少,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呢?环节二:新课教学【图片展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2-4“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下列问题:①说说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千米2以上?②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2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③找出黑河—腾冲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教师讲述】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人口最为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尤其是西部内陆高山、荒漠地区,人口最为稀疏。【活动探究】比较人口密度的差异。根据图1-2-5 分别计算出两地的人口密度。据此试从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我国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人口密度为何差异悬殊。【教师提示】(1)自然条件差异:(2)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欠发达。(3)从交通上看:东部交通便利;西部交通不便。【活动探究】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新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看图展开探究活动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南人口密度大;西北人口密度小。学生阅读:我国城乡人口分布的变化读图总结: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巩固提高】有人认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人口比较稀疏的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环节三:课堂小结【教师总结】现在我们知道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现象,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东部沿海城市,进而引发了人口的压力。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造成我国在地域上人口分布不均的自然原因是什么?【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东部靠海,气候(季风区)地形(多平原,丘陵,少高原盆地)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适于人民居住和发展农耕(水田旱地)。这里也是城镇化较发达处。东部因处于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差小,适于作物生长,人口大量集中,植被主要为森林,草原,农田等。西部除去准格尔盆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底外,处于非季风区,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人口稀疏,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2.你认为自己的地理教学有哪些特色?【教学评价问题】【参考答案】我的教学具有以下特色:①导入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②语言充满热情,教学过程极富情感。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不断地实践与创新、反思与总结,在主流教学模式下,走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课堂教学特色之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5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