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资格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选项

答案

解析 在学校情境中,大部分问题解决是通过解决各个学科中的具体问题来体现的,这也意味着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准确,提取得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知识的丰富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可以更加准确,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搜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策略和方法,例如,结合图像记忆,还要经常鼓励学生应用这些方法。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只有深刻领会和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在教学中可以经常应用同质不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的区分与辨别,提高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它一经内化就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思维方法,例如,抽象、概括、归纳、比较、对比、分类等,是非常必要的。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篇的分析,对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的归纳概括,对课文的分类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教授学生使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独立地梳理所学知识。
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问题解决经常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过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保证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沟通课内外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交叉联系,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只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能够融会贯通、有机配合的网络化、一体化的知识结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问题的表征和对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的提取。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有效的思维方法或心智技能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教师既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教授相应的心智技能,如审题技能、构思技能等,也可以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教授一些表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数学中用列表、图解、符号等方法来表征应用题,这些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征问题。另外还可以教授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例如,类比策略,逆向搜索的策略等等。
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明确地、有意识地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的不必要的盲目摸索。要注意教授过程中,这些思维方法要能够一步步表达出来,例如,数学题目中的解题步骤。学生通过这种学习,可以逐步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将教师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充实或完善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内化过程。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避免题海战术;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段的不同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练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练、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比如,既要训练学生解决有结构的问题,又要训练他们面对无结构问题存在的事实;既要有直接利用领会的知识进行解答的基本问题,又要有灵活、综合利用有关知识进行解答的较复杂的问题;既要有一般的语言文字问题,又要有一定数量的动手操作的问题;既要有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问题,又要有适当的结合现实的实际问题。既可以要求学生去解决、回答有关的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去提问题、编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也通过主动编题目、提问题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对平常事物多观察,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指定作业后,才套用公式或定理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还要让其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了解,主动分析问题的各个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思考的乐趣。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
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以免过早地局限于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也就是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6387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