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在盛有黄瓜条的盘里加盐发

admin2022-08-02  44

问题 材料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在盛有黄瓜条的盘里加盐发现水增多了,再过一段时间黄瓜条变软了,集市卖菜的人洒水能保鲜蔬菜;萎蔫的黄瓜泡在清水里会变得硬挺,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与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在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是吸水的主要部位。材料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工作单一、提出问题:植物细胞什么情况下会吸水?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二、做出假设: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则吸水。三、制订计划(一)实验准备:(二)方法步骤:1.取大小相同、生长状况相同的6根萝卜条,分成两组分别放入盛有浓度为20%的盐水以及清水的培养皿中。2.观察和分析。量:揭开上面的培养皿(防止水分蒸发),用镊子取出萝卜条,再用尺子测量每根萝卜条的长度,将数据填入表中,并与浸入溶液之前的长度进行比较。捏:用手捏一捏萝卜条,观察萝卜条发生的变化。比:取出萝卜条,将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比较盐水和清水体积的变化。四、实施计划五、实验结果: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实验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浓度时,植物吸水。要求:(1)填写上述工作单中“实验准备”“实验结果”的部分内容。(10分)(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2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实验准备:大小相等的若干萝卜条(长约7厘米);浓度为20%的盐水;清水;镊子;培养皿;尺子;100mL的量筒。
实验结果:
浸入清水中萝卜条的长度平均值大于浸入盐水中的萝卜条长度。
浸入清水中的萝卜条变的坚挺,较硬;而浸入盐水中的萝卜条变软。
盐水的体积大于清水的体积。
(2)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如下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①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展现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学生可以从宏观层面意识到植物细胞可以进行吸水和失水,并能够利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解释一些农业中的现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②运用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实验探究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变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能力。
③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有层次的问题串(如该实验的变量条件是什么?观察萝卜条的质地大小变化现象,分析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外界溶液浓度与植物吸水和失水有什么关系?),由浅入深一步步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独立自主地完成探究实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46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