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考试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燃烧的条件”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燃烧的条件。”活动与探究建议为:“燃烧条件的试验探究:交流对El常生活q-常见的燃烧现象的认识。”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燃烧与灭火”的第一部分“燃烧的条件”的演示实验如下所示:一、燃烧的条件【实验7—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3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ltt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7-5 I),观察现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或空气,如图7—5Ⅱ),观察现象。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氧化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要求:(1)在本节课中(初中阶段),燃烧的概念是什么请你对该燃烧概念进行评价。(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燃烧的条件”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这个概念在初中阶段出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接受.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这个概念就要发生变化了,因为有些燃烧是不需要氧气的。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逐步建立起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的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等【教学过程】  ’燃烧和灭火【引入新课】给学生展示一个表格,看看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燃烧,引出如果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我们可以看到有的物质能燃烧,有的物质不能燃烧,虽然水中的水草不能燃烧,但是如果我们把水草拿出来晒干,就能燃烧了,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燃烧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第四章第一节——燃烧和灭火。【新课讲授】要想了解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前提是我们要了解到底什么是燃烧。(学生纷纷回答)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眼中的燃烧,通过同学们的阐述,我们可以总结出燃烧就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那么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下面通过一个探究实验,来对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一探究竟。【教师布置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先讨论自己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讨论结束后,根据实验7—1进行探究实验。【教师指导讲解】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小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I)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作业】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可知,当不满足条件的时候,就不会燃烧,因此同学们课后想一想我们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来进行灭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22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