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教师A:《故都的秋》教学实录(节选)

练习题库2022-08-02  16

问题 案例:        教师A:《故都的秋》教学实录(节选)        师:如果把“泡一碗浓茶”改为“捧一杯香茶”,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不太和谐。         师:为什么说不和谐?         生:反正觉得不符合作者的身份,具体我也说不清。         师:香茶和浓茶的味道有什么特点?         生:香茶突出气味香,浓茶则突出味道苦涩。         师:沿着这个思路再想下去。         生:感觉作者品的不是茶,而是他的生活,他的境遇,他的人生,还有他当时面临的世态!         师:对。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郁达夫在“落蕊清扫”的那幅画面中,为何把自然景物描写到常人看不到的细腻程度。再如,在“秋雨话凉”一节中,作者为何把“话凉”的语调描写的那么细腻,这也是值得追问的事情,大家先来反复读这几句话,读完后说一说,从这么细腻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教师B:《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节选)       (教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前三部分,思考问题: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分钟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师:在该部分中,鲁迅共写了有关刘和珍君的哪几件事?         生:三件事。第一,她预定《莽原》刊物;第二,她是“女师大学潮”的参与者,被刘百昭率人赶出学校;第三,被女师大开除后,租赁屋子作为校舍,鲁迅给他们授课。         师:概括的很好!那么,这三件事反映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学生呢?         生:热爱读书,即使被开除了还想方设法学习。         师:(焦急)这似乎不是主要的,从中还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窘迫无助,教师示意其坐下,赶忙叫其他学生回答。) (1)请从“师生互助”的角度,评析教师A和教师B在教学中的差异。(10分) (2)请针对教师B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阅读教学实施中的教学组织策略。解题的关键在“师生互动”,首先要对新课改理念中的“合作自主探究”进行阐述。其次要分别对教师A和教师B在跟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对于启发性教学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体现进行分析,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进行阐述。

(2)本题考查的是阅读教学实施中的教学组织策略。对于教师B的改进可以从其教学策略的欠缺处入手,改进的理论基础为新课改理念的“合作自主探究”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33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