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资格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学唱《樱花》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艺术,了解日本民族音乐的特色,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唱等方法,提升音乐的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都节调式音阶并唱准歌曲中的半音,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樱花》。
【难点】了解并认识日本民族音乐的特色,熟练把握都节调式的演唱及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樱花祭人们赏樱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樱花绽放、飘落、凋零的绚烂之美。
2.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有关樱花的知识,教师补充说明并导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1.初步感知,聆听歌曲
(1)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想象画面,并用画笔画下来。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情绪(优美、抒情),并进行归纳总结。
2.对比感受,学唱歌曲
(1)学生识读乐谱,跟着教师的琴声学唱歌曲,注意音准的把握。教师纠正音准(注意3—4、4—3的小二度,4—7之间的增四度,及难度最高的7—6—4)。
(2)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整地演唱歌曲。
(3)教师播放音频,让学生再度欣赏,并提问:本首歌曲一共出现几个音,分别是什么?(3、4、6、7、1)
教师总结:《樱花》为日本典型的都节调式。其音阶为3、4、6、7、1。
【设计意图】
都节调式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民俗调式,对这种调式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民俗音乐,体会其中的异国风情。
(4)对比都节调式和五声调式:日本音乐受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受五声调式的影响,因此日本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运用五声音阶性质的调式。都节调式其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词曲关系一字对一音为多。五声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
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教师弹奏或演唱特定的几个音,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建立日本“都节调式”的调式感觉。
【设计意图】
通过对日本都节调式和我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异同,体会两种调式体系各自的特色和美感,对课程内容建立更深入的认知,真正地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契合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
(5)教师播放旋律,要求学生结合之前所做的画作进行讲解分享,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意境。
(6)加入歌词进行演唱,注意旋律上行渐强,下行渐弱。
(三)拓展延伸
1.介绍日本乐器“三味线”“日本筝”。
2.根据日本歌舞伎视频,学习舞蹈,分组创编并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樱花的生命非常短暂,边开边落。短暂的花期正像人的生命一样转瞬即逝,日本人希望短暂的人生能如樱花般灿烂,故赋予樱花纯洁、高雅、清秀、质朴的品格。希望同学们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带着对樱花之美的感悟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10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