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七年级音乐课《牧歌

考试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七年级音乐课《牧歌》这一课例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牧歌【教学目标】1.学会唱《牧歌》。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能听辨马头琴音色。3.学会用竖笛吹奏《蒙古小夜曲》。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教学过程】1.唱歌(1)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现的。(2)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3)采用跟随音频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2.欣赏(1)《牧歌》①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②播放音频。③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④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它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人的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⑤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和对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2)《万马奔腾》①向学生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演奏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②播放音频。3.音乐表现——吹竖笛(1)画出这首乐曲的拱形旋律线。(2)了解这首乐曲的节奏特点。(3)自己练习5分钟,看谁先学会,看谁吹得好。(4)以不同方式抽查。(5)鼓励学生创作一条相关旋律或长音,与之形成对比。(6)尝试练习两声部的重奏。

选项

答案

解析 本课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不明确,缺少教学重难点、小结与作业环节。教学目标应按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来进行展开并且教学内容是按照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的,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过程比较混乱,教学内容不突出。教学目标可以更改为: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地域及民族风俗特点,通过动听的旋律表达内心对蒙古族生活的向往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参与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体验歌曲辽阔的情绪和动感的旋律;(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牧歌》并初步了解无伴奏合唱等知识。
本课例的教学重点可以为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把握歌曲《牧歌》的特点。教学难点可以为无伴奏合唱及各声部协调配合。因为这一教学课例是唱歌课,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先欣赏,然后再学唱,顺序应该打乱一下并且可以把《万马奔腾》作为本课例的导入,这样相对会更加合适。吹竖笛可以作为巩固与提高的环节。
小结与作业环节可以设计为:今天,老师和大家欣赏感受了很多形式的《牧歌》,大家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丰富了《牧歌》的表现。同时,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蒙古这个热情、幸福、自由的民族。课后,请同学们去收集更多蒙古族的歌曲进行欣赏。
本教学课例还是有一定的逻辑的,只是顺序上还应该再调整,内容上应该再完善一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09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