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

考试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点评。【课题名称】《丰收时节》【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丰收时节》及综合创编【主要目标】 1.学习维吾尔族基本舞蹈动作,感受“赛乃姆”节奏。 2.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围绕“丰收时节”主题,尝试创作和表演,体会舞台表现的综合性特征。(其他目标略)【学时】1【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作品赏析——天山脚下的《丰收时节》(1)学习与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特色师:示范维吾尔族舞蹈片段。师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老师的动作在表现什么?心情如何?(师生交流)生:尝试模仿“摘葡萄”舞蹈动作。师问:你们的动作与老师刚才的动作有何不同?(师生交流)师:指导学习“摘葡萄”舞蹈动作。(手部动作、脚步动作、方位)生:舞蹈实践,感受“赛乃姆”及其典型节奏。(2)欣赏舞蹈视频《丰收时节》师问:作品运用了哪些舞蹈动作、哪些舞台表现手法来展现收获的喜悦?(板书:舞蹈动作、舞蹈队形、舞蹈形式、道具、布景、灯光)师生交流舞台表现形式对“收获”这一舞蹈主题的塑造作用。 2.创编与实践——《收获时节》师:出示创编主题“收获时节”,布置创编分组及要求。(舞蹈组、配乐组、灯光组、布景组、摄影摄像组)生:分组实施创作实践,教师指导。生:创作展示,各组共同表演《收获时节》。 三、小结(后略)

选项

答案

解析 该课例是一个相对丰富的案例,但也有部分内容需要更加合理的设计。
优点:(1)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模仿维吾尔族舞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2)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都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刻带领学生参与课堂,进行舞蹈动作表现;同时,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编活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体现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3)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我国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进行细致地示范与讲解,同时在舞蹈练习过程中,请学生模仿“摘葡萄”的动作,学习舞蹈的同时,传达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体现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缺点:(1)欣赏环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带领学生欣赏乐曲,又要带领学生进行创编活动,但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舞蹈动作教授为主,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在一起,虽然体现了“学科综合”,但在“突出音乐特点”上有所缺失,没有带领学生更好地聆听与欣赏乐曲,这种做法违背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2)创编环节:该老师在音乐课堂中,虽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参与课堂表现,但是在课堂当中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来练习舞蹈动作,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690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