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故事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预设:这几位盲人只

资格题库2022-08-02  38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故事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预设: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引出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活动一
学生活动: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组内说一说,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
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
提问: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引导学生换个位置观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学生活动:说一说自己观察的位置和看到的样子。
2.观察活动二
(1)看一看:对照情境图,先请每组的四位学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明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再到小红、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
(2)想一想:请学生静静地想一想上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
(3)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四个不同侧面的熊猫图片,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相应的图片下板书四位同学的名字。
提问:除了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你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又会看到什么?(例如,从上面观察,看到熊猫玩偶的头顶。等等)
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三)课堂练习
连一连:课件出示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在生活中应用今天的知识,多角度观察物体。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51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