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真题:小学信息技术《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

admin2022-08-02  24

问题 试讲真题:小学信息技术《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期末考试结束了,老师想利用Excel尽快将每名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哪位同学们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用简单的方法快速完成这项工作?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成绩表”。学生:用计算器将各科成绩相加,计算出每名同学的总成绩,再录入。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准确。其实利用Excel中提供的公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计算任务。——引入新课——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二)新知探究教师先介绍公式是一种以“=”开头的数学算式,例如,“=B3+100”就是一个公式。Excel规定用+号表示加、用—号表示减、用*号表示乘、用/号表示除。公式中只可以使用小括号,Excel计算公式的值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将没有进行总成绩核算的成绩表发给学生,让大家来计算总分。任务一:公式的输入引导学生练习使用运算符将数学算式变换并输入到Excle中。首先将算式(34+56)×0.2+35÷56在Excel中表示出来。然后在选定单元格中输入公式:=(34+56)*0.2+35/56,再敲回车键。让学生观察单元格中显示的数据。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输入公式两种方法: 1.在单元格中输入=(34+56)*0.2+35/56。 2.在编辑栏中输入=(34+56)*0.2+35/56。输入完成,敲回车键得出结果。任务二:用公式计算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公式中要用到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如何快速引用?学生探究后发现,可以在公式中输入用到的单元格的地址。在公式里使用单元格地址时,Excel会自动从地址对应的单元格中取出有关的值进行计算。练一练:计算“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中参与调查的人数。通过练习发现:输入公式时,当前单元格里先显示所输入的公式,敲回车键后,公式立即变成了具体的数值。任务三:计算总人数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一个学生的成绩,能不能利用公式计算出咱们班所有同学的成绩呢?”学生操作:在“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的第7行中计算出参与各类图书调查的总人数。(三)巩固提高任务四:修改公式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输入公式如果输错了,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如果有错误的公式,可以利用编辑栏修改。任务五:保存公式并退出Excel。(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制作自己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各学科成绩表,并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期各科的总分和单学科两学年的总分。【答辩题目解析】 1.在Excel中如何输入公式? 【参考答案】Excel中输入公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单元格中直接输入,一种是在编辑栏中输入。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输入公式时都要以“=”开头。公式中的运算符号与现实生活的数学符号是有区别的。Excel中用*表示乘法、用“/”表示除法。公式中只可以使用小括号,公式的运算顺序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如果公式中要用到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可以在公式中输入那个单元格的地址。在公式里使用单元格地址时,Excel会自动从地址对应的单元格中取出有关的值进行计算。 2.你认为信息技术操作课中是否有必要写板书? 【参考答案】信息技术操作课当中,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好的板书却有着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教学功能。第一,操作课多以任务为主,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操作流程和步骤,在教师演示或合作探究中,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的方式来达成任务,整个过程缺少一定的思考,对这些流程和步骤缺乏理解,也容易忘记。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以板书,学生就能够清晰地理出操作步骤,这样便于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第二,板书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体现。板书既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能说明授课思路,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因此我认为操作课中也有必要配合适当的板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26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