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5岁,务农,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酸痛5天,出现黄疸1天,入院后黄疸进

admin2022-08-02  15

问题 男性,25岁,务农,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酸痛5天,出现黄疸1天,入院后黄疸进行加重,继而出现少尿,查体:神志清,血压16.6/10.6kPa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注射部位,可见瘀斑,结膜充血轻度,肝肋下1.0cm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肾区叩击痛轻度,腓肠肌压痛轻,血常规HB120g/L,WBC4.7×109/L,N78%,L32%,尿蛋白(++)每高倍镜下WBC(-),RBC20个,颗粒管型1~2个,BUN32mmol/L,最可能诊断A、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B、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C、疟疾并发肾小球肾炎D、流行性出血热E、疟疾型黑原病

选项 A、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B、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C、疟疾并发肾小球肾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疟疾型黑原病

答案 B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中黄疸出血型原称外耳病(1886年德国医师Weil首先报导),多由黄疸出血血清型钩体引起。
临床以黄疸出血为主,病死率较高。本型可分为3期,即败血症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于病后3~7天出现黄疸,80%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常见有鼻衂、皮肤和粘膜瘀点、瘀斑、咯血、尿血、阴道流血、呕血,严重者消化道出血引起休克而死亡,少数患者在黄疸高峰时同时出现肺大出血,但不知无黄疸型的肺大出血急剧凶险。
本型的肝脏和肾脏损害是主要的,高胆红素血症,一般总胆红素超过正常5倍以上,而AST很少超过5倍以上。70%~80%的病例累及肾脏,肾脏变化轻重不一,轻者为蛋白尿、血尿、少量白细胞及管型。病期10天左右即趋正常。严重者发生肾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酸中毒、尿毒症昏迷,甚至死亡。肾功能衰竭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因,约占死亡病例的60%~7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591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