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田开发工程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80mm,第四系由砂岩、泥岩

admin2022-08-02  46

问题 某油田开发工程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80mm,第四系由砂岩、泥岩、粉砂岩及砂砾岩构成;地下水含水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潜水层(埋深3~7m)、第四系承压含水层(埋深6.8~14.8m)、第三系中统大安组含水层(埋深80~130m)、白垩系上统明水组含水层(埋深150~200m);第四系潜水与承压水间有弱隔水层。油田区块面积为60km2,区块内地势较平坦,南部、西部为草地,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北部、东部为耕地,分布有村庄。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生产井552口(含油井411口,注水井141口),联合站一座,输油管线210km,注水管线180km,伴行道路23km。工程永久占地56hm2,临时占地540hm2.油田开发井深1343~1420m(垂深)。本工程开发活动包括钻井、完井、采油、集输、联合站处理、井下作业等过程,钻井过程使用的钻井泥浆主要成分是水和膨润土。工程设计采用注水、机械采油方式,采出液经集输管线输送至联合站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处理,分离出的低含水原油在储油罐暂存,经站内外输泵加压、加热炉加热外输;分离出的伴生天然气进入储气罐,供加热炉作燃料,伴生天然气不含硫;分离出的含油污水经处理满足回注水标准后全部输至注水井回注采油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联合站排放的2种主要大气污染物。2.给出本工程环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内容。3.分别说明钻井、采油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4.分析采油、集输过程可能对第四系承压水产生污染的途径。

选项

答案

解析 1.在油气开采工程中主要有总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总悬浮物等废气污染物,其中总烃排放量占61.92%,是油田排放量最多的特征污染物。联合站排放的2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有:
  (1)石油烃(或者总烃、非甲烷总烃、烃、轻烃、烃类气体、含油气体、VOCs均可)。
  (2)二氧化氮(或者NOx)。
2.本工程环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
  (1)农田土壤质量的调查,特别是土壤石油类含量的监测,以及土壤结构、厚度、肥力、pH、有机质及金属离子等主要成分的监测。
  (2)基本农田面积及分布。
  (3)主要农作物及其种植方式与产量。
  (4)水土流失情况,包括水土流失的原因、强度、面积以及治理现状。
  (5)工程可能征占(永久与临时)的基本农田面积。
  (6)农业的灌溉条件。
3.钻井、采油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如下:
  (1)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岩屑为一般固体废物,废弃泥浆应根据其有害成分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后确定其是一般固体废物还是危险废物。
  (2)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是落地油。落地油一方面是井下作业过程中散落地面的原油,另一方面是事故落地原油。
4.采油、集输过程中可能对第四系承压水产生污染的途径包括:
  (1)第四系潜水与承压水间有弱隔水层,当钻井密封不严时,会导致第四系潜水层和承压水层的串层。
  (2)由于注水井套管破裂(注水及压裂酸化施工时压力过大、腐蚀破坏等)或因注水井的固井质量差,井壁出现裂缝时,回注水套外上返进入承压水层。
  (3)如果泥浆池防渗效果差或者未采取防渗措施,落地油和钻井废水会渗漏到承压水层并对其造成污染。
  (4)在集输过程中,由于管线或油罐漏油事故,也会渗漏到地下污染承压水。
  (5)回注水不符合要求,污染第四承压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630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