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背景资料:沿海地区某单线铁路中的某一段,设计揭示为海相沉积的中~厚

admin2022-08-02  20

问题 (二)  背景资料:沿海地区某单线铁路中的某一段,设计揭示为海相沉积的中~厚层软土。该段中有一座铁路中桥,设计为4跨16米简支t梁,钻孔桩基础,桩直径1.2米,桩长55米(摩擦桩),台后路基填土高度3.0米。设计要求对桥台及路基范围内的基底均采用袋装砂井处理,处理深度为12米。该桥按正常工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钻孔桩、承台、墩(台)身施工,并如期完成。  桥梁建成通车半年后,发现该桥出现桥台移位,梁缝压死。事后,在对施工期间的内业资料检查中,发现无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记录,其他质检资料的记录结果显示施工质量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现场实地调查中,发现桥梁施工质量合格,但软土地基处理深度仅为8米。  问题:  1.该桥出现桥台移位,梁缝压死的原因是什么?  2.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3.为防止桥台移位的进一步加剧,保证列车的通行,先期可以采用什么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选项

答案

解析 (二)
  1.(共6分)
  ①桥台及台后的地基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导致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3分);
  ②台后路基填筑过程中未进行沉降观测,不能正确指导路基的填筑速率(3分)。
  由于上述两种原因,而导致台后软土出现较大的侧压力,挤动桥台。
  2.(共8分)
  ①不按图施工(2分);②工序管理失控(2分);③偷工减料(2分);④质检资料弄虚作假(2分)。
  3.(共6分)
  先期为保证通车,可以临时采取在两个桥台的胸墙间,设置穿过1-3号墩顶的通长纵向钢支撑,从而控制两个桥台间的相对位置,阻止桥台的进一步移位。(其它可行的加固方案根据情况酌情给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554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