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是我国最早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城市之一。据第三方调查显示,A市居民对家

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A市是我国最早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城市之一。据第三方调查显示,A市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知晓率达到近九成,92.1%的签约居民表示找家庭医生就诊很方便,对家庭医生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5.5%和89.1%。据A市卫健委的吴主任介绍:2011年,A市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担任家庭医生。在自愿的原则下,通过服务过程引导,由社区发动,逐步与居民建立签约服务关系。通过试点引导居民认识、接触与逐步接受家庭医生服务,初步建立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之间的联系,称之为“A市家庭医生制度1.0版”。随后,A市针对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就诊人群、就诊习惯进行了大数据的科学分析,并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设计了“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政策。2015年11月,在家庭医生签约基础上,A市启动了“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试点(即居民可自愿选择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并可再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进行签约),优先满足本市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居民、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需求,着力打造家庭医生制度2.0版。2019年6月19日,A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启动“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试点,实现100%社区覆盖。2017年,C市创新开展了家庭医生“粉丝”签约服务,这种签约方式打破以居住地为单位的网格化服务格局。居民可跨辖区选择自己信任的家庭医生签约,使医患之间建立起更加稳定、互信的服务关系。对家庭医生而言,如果粉丝量下滑,说明自身服务质量受到质疑,会因压力被倒逼改进服务。75岁的石老患有中风,又长期受糖尿病的困扰。经多方求医、反复比较后,石老觉得程建国医生医术高超,服务态度也很好。石老就此成了程医生的“粉丝”。无论程医生调往哪个辖区,石老都要找他为自己的健康把脉。C市在实践中发现,部分群众对无偿签约服务的依从性不高,配合健康管理的意识也不强,而有偿服务能建立更紧密牢固的契约服务关系。为引导签约居民主动配合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2017年12月,C市开始尝试有偿签约服务。有偿签约促使签约居民仔细对照协议约定享受服务,倒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服务能力,督促家庭医生更好地履职尽责。据了解,无偿免费服务包含12类46项内容,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特定人群和疾病的健康管理等。有偿增值服务包含5类11项内容,如CR摄片、住院门槛费优惠、挂号费优惠等,可满足特殊人群需求。最近,C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又出“新招”。杏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家庭医生“云诊室”,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使居民、社区中心全科医师、医联体三甲医院专家三方“对接”,实现远程会诊。一些常见病,可以直接视频问诊、在线购药;对于疑难杂症,还可以连接北、上、广等城市甚至海外的医院实现远程会诊,为签约居民提供了更多方便。C市还为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实行预约就诊的新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号源都可以开放预约。居民可直接和签约医生预约,也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电话或窗口同签约医生预约。居民按照预约时间就诊,机构会将预约就诊居民导诊至其签约医生处候诊。C市建立了全市转诊预约统一平台,能够集成所有医院号源,并为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建立快捷转诊通道。如果由于诊疗技术或设备的原因,导致患者的疾病无法在社区治疗,医生会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转往大医院的相应科室,并给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提供提前三天预约的便利。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C市在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15分)要求:(1)紧扣资料,观点明确;(2)概括全面,条理清晰;(3)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9年黑龙江省公考《申论》真题(急需紧缺岗位)(网友回忆版)

本题答案概括为开展家庭医生“粉丝”签约、推行有偿签约服务、打造家庭医生“云诊室”、实行预约就诊新模式、建立转诊预约统一平台五个经验,进行延展分析,对材料2把握全面,没有要点遗漏。要点之间是并列的。

试题解析

1、结合给定资料2,明确了作答的范围。

2、材料二以A市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引申到C市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做法。材料要点的呈现逻辑为并列,考生要仔细把握逻辑词的提示。本题的难点在于对字数的精炼把控。经验可直接提炼动宾搭配即可。

3、注意要求:“紧扣资料”即答案整合要依据材料客观作答。“观点明确”即考生对自己观点的表述要明确、肯定,不能含糊其辞。“概括全面”即要尽可能多的写要点,秉持宁滥勿缺的原则。“条理清晰”即要点要分条呈现。最后,要注意内容精炼,字数符合200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gongwuyuan/8559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