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资格题库2022-08-02  31

问题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
(1)强化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他强调人类的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的,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归为七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理论是以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的能力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
(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或运气。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实际教学中,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有极大的优势,要想进行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能否完成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程度。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既适合又不适合(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要想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此外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水平构成适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地控制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在学习任务较容易时,则应尽量创造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的学习氛围;而在学习较为复杂、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无论对于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提示:阐述学习动机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可以以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的论述;也可以以多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概括性论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论述。可以使用一个实例贯穿始终;也可以使用多个实例进行论述和说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7304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