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王一、王二外出游玩,向王三借进口相机一部。回来天色已晚,王一遂将相机带

资格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案情:王一、王二外出游玩,向王三借进口相机一部。回来天色已晚,王一遂将相机带回家,打算第二天再还。当晚,王四到王一家做客,见此相机,爱不释手,定要以3000元买下,王一见财起意,遂卖之。数日后,王四手头钱紧,向王二以2000元兜售该相机。王二见此相机,甚为眼熟,便问从何来,王四答从王一处购得,王二心头雪亮,但因价格便宜,遂不动声色,将之买下。王二买得后甚是喜爱,将自己心爱的玉石镶嵌其上。一日,王二去香山游玩,不慎将相机丢失,被同在香山赏红叶的王五拾得。王五在现场等候了一会,未见失主,遂回家。次日王五见到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写明“如有拾得者,酬谢1000元”。王五见失主所寻找的正是自己拾得的相机,便携带相机找到王二。在王五向王二请求酬金时,被王二拒绝。于是,王五拒绝交付相机,王二威胁要以“侵占罪”到公安机关报案,双方争执未果。王五一怒之下将相机带回家,交给8岁儿子带到学校去拍“奥运笑脸”。上学途中,该相机丢失被X捡到,委托拍卖公司拍卖。王六以2万元购得,一年后,王二、王三知道相机在王六处,遂要求王六返还,此时,距离王三失去相机已整整两年过去了。问题:1.基于王一将相机卖与他人的事实,王三可以对王一提起何种之诉?2.王四可否取得相机的所有权?为什么?3.王二以2000元价格从王四处购得相机,请问能否取得该相机的所有权?为什么?4.王二买得手机后将其玉石镶嵌其上,请问:该行为是否属于所有权取得方式中添附之一的加工?5.在王五向王二请求酬金时,被王二以王五拾得遗失物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应无偿返还为由,拒绝给付酬金,请问,王二的抗辩是否有效?为什么?6.王五儿子丢失了相机,王五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7.现在王二、王三和王六就该相机的归属发生争执,请问法院应如何判决?为什么?8.假设王五儿子丢失的相机被人拾得并交给失物招领处,经公告无人认领,公告期满,招领处将相机以拍卖的方式卖给王七,现在王二对该相机主张权利。法院该如何判决?

选项

答案

解析 1.违约、侵权或不当得利之诉。首先,王一和王三之间形成了借用合同,王一将相机出卖后无法归还给王三,据此王三可以对王一提起违约之诉。其次,王三是相机的所有权人,王一在无处分权的情况下未经王三同意将相机出卖的行为侵犯了王三的所有权,据此王三可以对王一提起侵权之诉。最后,根据《民法总则》第122条的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王一将相机出卖所得的价款是不当得利,应该返还给相机原所有权人王三,据此王三可以对王一提起不当得利之诉。
2.可以。基于善意取得。依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1)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2)以合理的价格转让:(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2款规定。王一是无权处分人,王四是善意第三人并支付了合理的价格,因此王四可以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相机的所有权。
3.可以。基于有效的买卖合同。王四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了相机所有权,其有权处分相机,因此王四将相机卖给王二是正常的买卖行为,王二可以基于有效的买卖合同取得相机所有权。
4.不构成加工。因为加工必须为不同所有权人之物添加附合,即将自己之物添附在他人之物上或者将他人之物添附到自己之物上。本案中,根据上一问可知,王二通过与王四有效的买卖合同合法取得了该相机的所有权,王二是将自己的玉石镶嵌在自己的相机上。并不能构成加工。
5.无效。因为《物权法》第112条第2款规定: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王二在报纸上登了悬赏型的寻物启事,相当于向不特定人发出了邀约,只要对方找到其遗失的照相机并归还的,他自愿支付1000元的报酬。王五请求支付酬金时,王二无权拒绝。
6.应该。《物权法》第111条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7.判决归王二所有,但王二应该支付给王六2万元。《物权法》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8.判决相机归王七所有。《物权法》第113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此时国家卖与王七,王七即依据有效之买卖合同取得相机的所有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877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