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题)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30万元到期不还,乙公司多次催要无果。乙公司

资格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2020年真题)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30万元到期不还,乙公司多次催要无果。乙公司登录"企查查"下载甲公司的不良涉诉信息私下发送给甲公司的几家合作伙伴,导致行业内各企业对甲公司的评价降低,甲公司频频收到合作伙伴的解约通知。经查,乙公司在"企查查"下载的信息实为2016年的信息,"企查查"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其登记为2018年信息。对于乙公司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行为属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B.该行为属于混淆行为C.该行为属于虚假宣传D.该行为属于不正当使用公共数据的行为

选项 A.该行为属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
B.该行为属于混淆行为
C.该行为属于虚假宣传
D.该行为属于不正当使用公共数据的行为

答案 D

解析 A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核心表现是经营者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了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比如,①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②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③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本案中乙公司并不存在此类情形,故A项错误。
B项,混淆行为的核心是"搭便车、傍名牌",在各方面伪装自己以使自己的特征与其他有一定影响力的商品或服务极其相像,达到使一般消费者误认的效果。本案中,乙公司并没有将自己伪装成跟甲公司相像,没有混淆行为,B项错误。
C项,虚假宣传的核心是经营者对自身的方方面面作出不真实的美化效果并传播出去,以诱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进而获取交易机会。本案中,乙公司没有对自身的任何方面作出虚假的意思表示,不构成虚假宣传,C项错误。
D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核心在干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和制止不正当行为。判断一项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应当从市场竞争秩序、商业道德、利益平衡等基本原则出发,结合相关行业准则、行为手段、损害后果等因素对其性质予以综合评判。"企查查"误将甲公司的历史信息作为最新消息上传到网络上,存在一定的失误且给甲公司造成了损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乙公司通过"企查查"查询到—些与甲公司有关的信用信息,可以作为自己作出商业决策的依据,但不应该将该信息恶意扩大至甲公司的合作伙伴,致使甲公司受到经济损失。乙公司此行为违反了诚信的基本规则,不正当地使用了公共数据,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D项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866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