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真题)关于先秦时期的法制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周时期奉行“德

练习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2018年真题)关于先秦时期的法制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周时期奉行“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要求统治者应具有“敬天、敬祖、保民”的道德品行B.西周时期,男女离婚的法定理由称为“七出”,即若具法定七种理由之一,男女即可离婚C.西周时期,张三和李四就买卖一头黄牛所签订之契约称为“质剂”,因此产生的纠纷法官审理称为“听讼”D.《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具有六篇制的法典结构,其中《具法》相当于现代刑法的总则部分,置于法典最后

选项 A.西周时期奉行“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要求统治者应具有“敬天、敬祖、保民”的道德品行
B.西周时期,男女离婚的法定理由称为“七出”,即若具法定七种理由之一,男女即可离婚
C.西周时期,张三和李四就买卖一头黄牛所签订之契约称为“质剂”,因此产生的纠纷法官审理称为“听讼”
D.《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具有六篇制的法典结构,其中《具法》相当于现代刑法的总则部分,置于法典最后

答案 D

解析 “德主刑辅”是汉代的法制理念,西周是“以德配天”。A项错误。
西周到宋代以前,只有婚姻法律关系的解除,没有离婚,因为解除是单向的,只有男休女,没有女休男。而离婚是双向的,既有男休女,也有女休男。B项错误。
质是涉及奴隶、牛马等大件活物商品的买卖合同,而剂是涉及兵器、珍宝等小件物品的买卖合同,因此买卖黄牛应当是质。C项错误。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囚(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部分。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717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