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真题)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免费题库2022-08-02  46

问题 (2016年真题)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选项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

答案 D

解析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不一定全部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有的情形法律并未明文规定,比如行为人实施的先前行为有可能导致行为人负有防止更严重结果出现的义务。A选项错误。
不作为危害行为的成立,既要求行为人有防止危险现实化的义务,还要求有作为的可能性。法律不强人所难,这是成立不作为犯罪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例外情况。B选项错误。
构成要件要素包括行为、对象、结果、身份、不存在违法阻却事由。其中结果包括危险结果和实害结果。如果任何结果都没有,是不可能成立犯罪的。B选项混淆了不真正不作为危害行为的成立条件和不真正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不真正不作为的危害行为本身是不判断结果的,只判断行为。但是要判断不真正不作为的犯罪,当然要求满足构成犯罪的所有要素,包括危害结果。C选项错误。
大多数的犯罪都可以用不作为的方式实施,行为人如果具有防止危险现实化的义务,只要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都属于不作为犯罪。丢失枪支不报罪(危害公共安全罪)、遗弃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侵犯财产罪)都属于不作为犯罪。D选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711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