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法公正问题的理解,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晋刘颂上疏惠帝,论及

资格题库2022-08-02  37

问题 关于司法公正问题的理解,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晋刘颂上疏惠帝,论及司法制度时说:“君臣之分,各有所司。法欲人奉,故令主者守之;理有穷,故使大臣释滞;事有时立,故人主权断”B.管仲在《管子?任法》中提出:“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是以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说,皆虚其匈以听于上。上以公正论,以法制断,故任天下而不重也”C.实体公正,主要是指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程序公正,主要是指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D.案件处理的正确性要求司法人员通过诉讼活动,在核实证据和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对案件作出恰当的处理

选项 A.晋刘颂上疏惠帝,论及司法制度时说:“君臣之分,各有所司。法欲人奉,故令主者守之;理有穷,故使大臣释滞;事有时立,故人主权断”
B.管仲在《管子?任法》中提出:“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是以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说,皆虚其匈以听于上。上以公正论,以法制断,故任天下而不重也”
C.实体公正,主要是指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程序公正,主要是指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
D.案件处理的正确性要求司法人员通过诉讼活动,在核实证据和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对案件作出恰当的处理

答案 ABD

解析 考查司法公正。
中国古代社会的学者讨论司法公正,有其独特的视角。晋代的刘颂在给惠帝的上疏中更明确地说:“君臣之分,各有所司。法欲人奉,故令主者守之;理有穷,故使大臣释滞;事有时立,故人主权断。”意思是说君主和臣子的职责(本分),各有承担。法律需要人们尊奉,因此君主要亲身遵守;理论有时会穷屈不通,因此要大臣解决疑难问题;事情有时需要及时制定,因此需要君主衡判断。因此A正确。
战国时期齐法家主张“法治”,即用法制来判断一切。《管子·任法》:“治世则不然,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其杀戮人者不怨也,其赏赐人者不德也。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是以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说,皆虚其匈以听于上。上以公正论,以法制断,故任天下而不重也。”齐法家认为,只要国君集中权力,实行“法治”,就有了行赏施罚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客观、公正的,符合好利恶害的人性。因此B正确。
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跟程序公正。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实体公正,主要是指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因此C错误。
司法公正要求法官对案件的处理具有正确性,而案件处理的正确性要求司法人员通过诉讼活动,在核实证据和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对案件做出恰当的处理。因此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709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