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公民甲对国家工作人员乙谎称需要现金买房,唆使乙将公款挪给自己使用,10天内归

题库2022-08-02  40

问题 普通公民甲对国家工作人员乙谎称需要现金买房,唆使乙将公款挪给自己使用,10天内归还;乙利用职务之便将10万元挪用给甲,甲却用于赌博,并在10天内归还。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说法正确?A.乙客观上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但没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故意,不成立挪用公款罪B.甲通过欺骗行为,利用不知情的乙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成立挪用公款罪的间接正犯C.即使乙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但甲没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不成立挪用公款罪的正犯D.甲引起了乙实施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即使乙没有犯罪故意,甲也成立挪用公款罪的教唆犯

选项 A.乙客观上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但没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故意,不成立挪用公款罪
B.甲通过欺骗行为,利用不知情的乙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成立挪用公款罪的间接正犯
C.即使乙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但甲没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不成立挪用公款罪的正犯
D.甲引起了乙实施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即使乙没有犯罪故意,甲也成立挪用公款罪的教唆犯

答案 ACD

解析 乙客观上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没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故意。因此不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进行其他活动在3个月内归还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
挪用公款的正犯要求特定的身份。甲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正犯当然也不可能构成间接正犯。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
甲没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不成立挪用公款罪的正犯。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
甲引起了乙实施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乙虽然没有犯罪故意,但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的。所以按照共犯从属性原则把违法行为归属于甲。虽然乙不负责任,但甲的行为总是成立挪用公款罪的教唆犯。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691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