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实施第三次敲

考试题库2022-08-02  31

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实施第三次敲诈勒索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实施第三次,不成立敲诈勒索罪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要求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销售金额已经达到5万元,所以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甲向乙开枪.子弹从乙耳边擦过,由于乙有心脏病,枪声吓死了乙。由于甲对该因果关系没有认识,所以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D.一个进城务工人员误以为某单位园中的葡萄是普通葡萄而窃食一斤,实际上是科研试验品,价值4万元。因为该进城务工人员没有认识到该葡萄是数额较大的财物,所以不构成盗窃罪

选项 A.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实施第三次敲诈勒索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实施第三次,不成立敲诈勒索罪
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要求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销售金额已经达到5万元,所以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甲向乙开枪.子弹从乙耳边擦过,由于乙有心脏病,枪声吓死了乙。由于甲对该因果关系没有认识,所以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一个进城务工人员误以为某单位园中的葡萄是普通葡萄而窃食一斤,实际上是科研试验品,价值4万元。因为该进城务工人员没有认识到该葡萄是数额较大的财物,所以不构成盗窃罪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成立犯罪故意中的认识因素。成立犯罪故意,需要行为人对行为人自身、行为本身、行为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有认识。其中,对行为的次数、违法所得数额不要求有认识。
A项错误。A项中行为人虽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实施第三次敲诈勒索,但成立敲诈勒索罪不要求行为人对敲诈勒索的次数有认识。因此,行为人仍然成立敲诈勒索罪的故意,构成敲诈勒索罪。
B项错误。B项中行为人虽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销售金额已经达到5万元,但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要求行为人对销售金额有认识。因此,行为人仍然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故意,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项错误。成立犯罪故意,需要行为人对因果关系有认识。具体来讲,一项结果必须是危害行为导致的结果,才能成为刑法上的危害结果。因此,要求对危害结果有认识,就要求对危害结果的这种因果性有认识。但对因果关系的具体发展样态不要求有明确认识。因此,C项中虽然甲对乙被枪声吓死这种因果关系的具体发展样态没有认识,但对其开枪行为会杀死乙的因果性有认识,其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项正确。成立犯罪故意,需要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有认识。其中,对取得型财产犯罪的财物数额要求有认识。例如,一般类型的盗窃罪要求盗窃的财物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对该数额较大要求有认识。因此,D项中,该进城务工人员没有认识到该葡萄是数额较大的财物,不构成盗窃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680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