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
考试题库
2022-08-02
61
问题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选项
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因果关系的判断。 A项,甲的开枪行为直接导致丙中弹身亡,根据条件说,“没有前行为,就没有后结果时,前行为就是后结果的原因”,甲的开枪行为当然是丙死亡的原因。故A项错误。
B项,只有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才可能将结果归责于行为。甲追赶小偷乙的行为,是得到法律和社会允许的正当防卫,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的结果,不可以归责于甲的行为。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
C项,二重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行为人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在数个行为共同导致一个结果的情况下,如果除去一个行为结果将发生,除去全部行为结果将不发生,则全部行为都是结果发生的条件。因此,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
D项,因果关系的断绝,指条件关系本身被切断,即前条件对某一结果还没有起作用时,与此无关的后条件导致了该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前条件不是结果的原因。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所以没有因果关系。故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6482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题库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
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甲驾驶出租车搭载女乘客。途中
(2019年真题)关于罪数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人以上轮奸是“以暴力胁
(2020年真题)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刺杀了儿童后逃离
(2019年真题)下列关于因果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生甲以杀人的故意向病人乙
(2019年真题)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贾某酗酒之后在公路上驾车行
(2017年真题)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以杀人故意用铁棒将刘
根据惩治战犯的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司法实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国际刑事
对于甲乙两国订立的一项条约,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A.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根据《联合国宪章》,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
西周时期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五听”中的“气听”指:()A.分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M:Interestinglecturetoday,didn’tyouthink?W:Well,Isuppos
Thelawyerdemandedthattheman______everythingaboutthecase.A、tellB、tellsC
男,50岁,血尿,膀胱镜检见膀胱三角区有4cm×5cm大小肿瘤,无蒂,表面有坏死
下列选项中,一般根据土地利用的优先顺序,应优于居住用地选择利用的用地类型为(
症见常自汗出,液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者。治用()A.
PP①向CP①的传导途径有()。 ①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②原材料→
结核性脑膜炎典型临床表现分为A:前驱期、昏迷期及早期 B:前驱期、脑膜刺激期、
某家电经销商经销某种家用电器,销售单价为200元/台,单位商品的变动成本为100
厦门美视光学工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出口一批太阳目艮镜,货物经香港运至最终目
无症状性胆结石,应考虑及时手术治疗的是( )。A.高龄因素 B.结石直径小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