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
资格题库
2022-08-02
90
问题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选项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答案
A
解析
A选项因拨错号码导致将接听电话的丙错误认为计划中的诈骗对象乙,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A正确。B选项中,甲属于打击错误。根据具体符合说,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而根据法定符合说,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故B错误。事前的故意属于因果关系错误,属于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而非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第一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而且现实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实现的结果完全一致,应按照犯罪既遂论处。C错误。D选项中,乙主观上发生了认识错误,属于典型的对象错误。但对于甲来说,其认识上并未发生错误,按照共犯理论可将乙行为理解为甲行为的延伸,甲属于打击错误而非对象错误。D错误。应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6209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题库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法律职业试卷一客观题
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朗某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古某“出轨”古某提起自诉后法院立案审理。后因本案社会影响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甲驾驶出租车搭载女乘客。途中
关于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司法效率大致包括时间效率、资源
关于滥用职权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是民政局局长明知李某骗取民政补贴
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说法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
关于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作为法的非正式渊源的习惯只是指
关于财产犯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驾驶摩托车抢夺小孟背包小孟死死抓住
张某和徐某通过网上交友小程序认识张某通过虚构项目的方式诈骗徐某十万块检察院以此提
(2021年真题)关于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司法效率大
(2021年真题)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说法,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加强人大对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MAN:Yeah,IthinktheworstfoodIeverhadwasinFrance.WOMAN
[originaltext]"AmericanvisitorstoEasternAsiaareoftensurprisedandp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A.是
应按照“守法、公平、()、独立”的原则,开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维护业主
如果客户双臂紧抱,说明他们( )。A.是放松的 B.紧张 C.不信任规划师
农业企业专业化是在农业生产部门专业化和农业(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作业专
王萍今年16岁,出生在广东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现为北京某打工子弟学校初二学生。
急性阑尾炎腹痛的发病机制包括 A.急性腹痛B.内脏性腹痛C.躯体性腹痛D
使用HAMA时需要评定员的数量是()个。(2008-05)A:1B:2C:3
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料数据准确可靠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