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岁,全职妈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儿子

题库2022-08-02  24

问题 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岁,全职妈妈。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求助者为儿子的学习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请问,您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求助者:我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他的学习问题让我非常担忧。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他有哪些具体问题吗?求助者:有很多,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回家后先看电视、不写作业??心理咨询师:针对这些问题,您做过哪些尝试呢?求助者:学校里的问题我一个人解决不了,所以我是从让他回家后先写作业入手的。心理咨询师:您是怎么做的呢?求助者:我主要是督促他。他每天一回到家我就催他写作业。但是孩子并不听我的话,所以有时急了我就会打他几巴掌。心理咨询师:既然您来咨询,说明您的方法效果不太理想。我现在教给您一个方法:您先制作一张带日历的表格,贴在孩子书桌前的墙上;孩子放学回家后只要做到先完成作业,就奖励他一面小红旗,并贴在相应的日期下面。等攒够五面小红旗,就奖给他一颗金五星;集齐四颗金五星,就满足他一个事先商量好的愿望或他希望得到的物品。求助者:好的,我今天回去马上就做。心理咨询师:如果某一天他没有做到回家先写作业,就不贴小红旗,但是也一定不要责骂他或是打他。另外,我感觉您现在非常焦虑,我再教您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缓解您的焦虑情绪。求助者:谢谢您!惩罚法中的一般性惩罚不包括()。单选A. 批评B. 隔离 C. 罚款D. 劳动改造

选项 A. 批评
B. 隔离
C. 罚款
D. 劳动改造

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阳性强化法     
惩罚:给予个体不喜欢的强化物或者厌恶刺激;二是撤销个体还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一般性惩罚:批评、罚款、劳动改造。特殊性惩罚:束缚身体、隔离、厌恶疗法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583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