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2岁,某公司职员

admin2022-08-02  15

问题 案例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2岁,某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自幼与父母感情很好。一年前母亲突患脑出血,经治疗虽然保住了生命,但语言功能基本丧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求助者在母亲病后就辞职,在家精心照顾母亲,尽管非常辛苦,但毫无怨言。一天某位同事无意中说道:“你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就解脱了呢!”求助者当时没有在意,晚上想起同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但马上想到母亲抚养自己很不容易,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从此后“我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解脱了呢!”这个想法经常出现。求助者觉得自己不该这么想,害怕自己控制不住会做出傻事:拼命想控制住这个想法,但始终控制不住。以后逐渐加重,反复思考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错误,为此经常耽误家里的事,影响了家庭生活,受到妻子和孩子的指责。求助者也知道有些事没有必要反复思考,但无法自拔。为此内心焦虑不安,情绪烦躁,内心非常痛苦,难以摆脱,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自己主动要求治疗。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求助者的母亲帮助其带孩子,以往母子感情深。求助者自幼懂事、孝顺。对该求助者较为恰当的咨询方法包括()。多选A. 认知疗法B. 系统脱敏法C. 厌恶疗法D. 阳性强化法

选项 A. 认知疗法
B. 系统脱敏法
C. 厌恶疗法
D. 阳性强化法

答案 A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适用于治疗求助者对于特定人、事、物和泛华对象的恐惧和焦虑(此案例没有明显的恐惧对象)。厌恶疗法用于消除不适行为,阳性强化法用于建立适应性行为。本案例可以通过改变求助者认知和行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达到改善情绪和行为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512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