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19岁,军人。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

考试题库2022-08-02  31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19岁,军人。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他们的任务是掩埋尸体,当时的情境很恐怖,他咬紧牙关,不能让战友说成是胆小鬼,坚持完成任务中突然晕倒。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野战医院里,想哭,但又哭不出来,从那以后,情绪低落,睡眠也不好,不爱吃饭,身体疲乏。虽然领导和战友都表扬他,但他还是高兴不起来,总感觉自己不是个好兵,内心感到痛苦,也想找人好好说说,但又怕被笑话,反复考虑这个问题,明知不一定会笑话他,但还是控制不住地想,想摆脱但摆脱不了。以后逐渐加重,反复洗手,怕自己手上染上细菌,吃东西要生病,不敢用手拿东西。严重时每天洗手多达上百次,明知没必要,但无法控制。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感到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父亲务农,爱面子,要求他当一个好兵,将来能提干。单选:在本案例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首先应做到的是()。查看材料A.理解B.共情C.支持D.尊重

选项 A.理解
B.共情
C.支持
D.尊重

答案 D

解析 本案例中求助者开始出现问题,是因为参加救援看到悲惨情景很害怕,但在内向、自我要求严格、爱面子(受父亲影响)的基础上又不敢对别人讲,怕人笑话而引起心理冲突。因此在咨询时,咨询师是否能够接纳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为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信任的氛围对求助者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首先尊重求助者,“尊重既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内容”;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理解已包含在尊重的范畴之内,而且理解也是在建立咨询关系之后逐渐了解求助者的具体情况时才能做到;而共情的态度是随着会谈的深入要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求助者的内心世界,这同样是在得到求助者的信任之后才可以运用的技术。因此本题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503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