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罗某,男,49岁,大学毕业,教师,未婚。 求助者主述:患者思考困难、

考试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一般资料:罗某,男,49岁,大学毕业,教师,未婚。求助者主述:患者思考困难、疲劳、失眠,症状时轻时重近二十年之久。求助者自述:自幼单纯、善良、心细,严于克己,勇于负责,乐于助人。大学毕业后在某中学任教,一腔心血均倾注于教育事业,但因家庭出身有“问题”,总受冷遇。婚姻问题因此迟迟未能解决。“文革”中被批斗打骂,受尽侮辱,曾有过轻生的念头。终因患者没有“重大”问题,被从宽发落,调到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此后患者忍气吞声,任劳任怨。白天辛辛苦苦,小小心心,夜里担惊受怕,辗转难眠,担心飞来横祸。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脑子不太清晰,读书撰文均不能持久。后因落实政策调回某市中学,并委以教研室主任之职。虽踌躇满志.却力不从心。看到反映“文革”时期的伤痕文学,每每不禁泪下,很难自制。脑子里思绪如云,剪不断,理还乱。有时紧张、着急,常叹自己报国无门,但又不甘拜下风,自恃天生我材必有用。一遇到人际纠纷或工作紧张,脑内就左思右想,杂乱无章,而且不由自主,想不想也不行,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白天则精力疲乏,哈欠不断,昏昏欲睡。自诉“一拿起书就想睡,一上床就清醒起来”。又诉全身无力,一动就想停,一停就想坐,一坐就想躺,躺下来又睡不着,很是难受。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头顶部脱发较多,爱直抒己见,爱打抱不平,同事反映其方法简单,易激动,易发怒;常常满腹牢骚,仿佛带有一种弥散性的敌意。瞧什么人都不顺眼,遇什么事都不顺心。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对该案例如何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选项

答案

解析 (1)对该案例的诊断:对该案例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其理由如下:神经衰弱的症状可分三组:①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②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③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根据案例描述可知本案例求助者符合神经衰弱的各种症状,因此对该案例的诊断为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 (2)对该案例的鉴别诊断:①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精神分裂症早期也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常常伴有思维障碍和人格改变,如孤僻、淡漠、行为怪异、幻觉、妄想等,无自知力和求医愿望,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而且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知情意统一,主观和客观一致,逻辑思维清晰,无幻听、被害妄想等典型精神病的症状,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可排除精神病。②与抑郁症相鉴别。
抑郁症虽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③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的焦虑为原发症状,本案例的焦虑为继发症状,且以精神易兴奋、易疲劳为特征,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502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