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机关公务员。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述,半

最全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机关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述,半年前发现丈夫手机里有暧昧短信,她非常震惊,从没想到过丈夫会出轨,她对家庭很满意,儿子已上学,家里生活衣食无忧,自己有房有车,工作也稳定,她怎么也不敢想象自己的丈夫会和别的女人好上,心中痛苦万分,她想离婚可又割舍不下这个家,不离婚又不能容忍丈夫对自己的背叛,她在矛盾的煎熬中度日如年,无心做家务,整日忧心忡忡,失眠,心口像有一块石头一样压着喘不过气来。同事都关切地问她是否身体不舒服,她觉得她们都虚情假意,连结发夫妻都能背叛自己,她还能够相信别人吗?她觉得生活欺骗了她,活着很没意思,打不起精神,不愿下楼,不愿见人,不想上班,对什么都没兴趣,明明知道不该这样,可就是控制不住。为此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与丈夫是初恋。从小受家庭传统教育的影响。对该求助者离不离婚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应()。单选 A:根据自身经验B:建议离婚C:尊重求助者的决定D:建议修好

选项 对该求助者离不离婚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应()。单选
A:根据自身经验
B:建议离婚
C:尊重求助者的决定
D:建议修好

答案 C

解析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与识别【试题解析】求助者“觉得活着很没意思,打不起精神”,是一种意志活动的强度或主动性、积极性降低的表现,一般描述为“意向下降”,此类表现往往是求助者对难以处理和应对的现实事件的应激反应。意向下降可能与情绪低落有关,但不属于情绪方面的表现。回避行为是为避免带来某种可能的伤害或痛苦,个体采取的主动避开相应刺激物的行为,不伴有意志活动强度的降低。兴趣下降指个体认识某种事物(如食品、饮品及各种物品、器具等)或从事某种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看电视、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等)的心理倾向的减弱,一般有明确的对象,即针对具体、明确、集中的某种对象的行为动机的减弱。而意向下降是弥散性的,对所有活动甚至与生存有关的行为主动性也降低。因此本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泛化的识别【试题解析】泛化在心理诊断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指标。泛化又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发生,遵循刺激(R)一反应(S)原理,各种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对象就是外在的刺激物(环境、生活事件等)或者说这些刺激物引起了这些反应。从心理咨询的症状诊断角度来说,所谓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案例中求助者遭遇的最初刺激事件是婚姻关系中的丈夫出轨,在这里求助者“觉得她们都虚情假意……她还能相信别人吗”表现为与原来的夫妻关系相类似的同事关系也引起了求助者怀疑和痛苦,就是一种明确的泛化。幻觉和妄想都是毫无现实依据但又坚信不移、不可更改的认知障碍,求助者对同事的不信任与遭遇的刺激事件有一定的联系即与现实有关。强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另一概念,一般“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咨询目标的有效性特征【试题解析】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应具备如下特征:“属于心理学性质、积极的、具体或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选项ACD分别属于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目标,B选项中“自卑感下降到一半左右”是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自卑感,而且也难以量化。因此答案选A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试题解析】咨询效果的评估维度有“求助者的自我评估、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其周围人士的评定、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求助者症状的改善程度”六个方面,符合要求的答案为BD。
【考察重点】阻碍咨询的因素,阻抗的原因【试题解析】阻抗的原因有:成长中的痛苦:建立新行为、新观念、新思维;结束和消除旧行为。功能性的行为失调:失调的行为满足了心理需求;失调的行为掩盖了深层的矛盾和冲突。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动机:只想得到咨询师的意见;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无能为力;并无发自内心的咨询动机。符合要求的选项为AB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对求助者各种信息的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由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需要保密的内容有:咨询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个人信息、心理诊断、心理测验结果;咨询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但在特殊情况下,也需要考虑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透露的、司法机关要求的、出现针对咨询师诉讼的、出现法律规定内容的、求助者可能对人或对已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求助者患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的,等等。本题题干中所说的求助者的隐私,不清楚是正常保密的内容还是保密例外的内容,因此只能较为笼统地说“坚持保密原则”,答案选B。
【考察重点】心理冲突的分析【试题解析】心理冲突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即动机冲突。案例中的求助者遭遇了现实刺激事件后,形成的心理冲突有:发现丈夫手机里有暖昧短信的事件后,求助者怎么也不敢相信,是现实与愿望的冲突;想离婚又割舍不下这个家,不离婚又不能容忍丈夫的背叛,是双避式冲突;明知不该“不愿下楼,不愿见人,不想上班,对什么都没兴趣”,可就是控制不住,是认知与意志行为的冲突。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变形心理冲突的特点【试题解析】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两种,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的是判断个体异常行为是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的重要指标。常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的生活事件;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变形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或其症状反应与现实处境不相称;二是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是大家都有的经验。因此本题答案选AB。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态度与思维方式【试题解析】根据心理咨询的限制性观点,心理咨询师只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或行为问题,而不帮助求助者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对于求助者是否离婚的问题,咨询师只需要帮助求助者分析解决心理冲突,对于求助者如何选择,应尊重求助者的决定。答案选C。
【考察重点】贝克的认知曲解的类型【试题解析】见于2005年版教材,2011、2012版教材已删除,可不作为重点了解。
【考察重点】贝克关于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试题解析】见于2005年版教材,2011、2012版教材已删除,可不作为重点了解。
【考察重点】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试题解析】分析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从个人心理发育史查看其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查看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事的持久偏见事例,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及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答案选B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6480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