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2004年初,K出版社与吴亮签订《委托选编

admin2022-08-02  20

问题 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2004年初,K出版社与吴亮签订《委托选编合同》,约定:K出版社委托吴亮组织选编《中国古诗名作》,总字数约60万字;K出版社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选编者对该作品享有署名权;K出版社在该书出版后两个月内按15元/千字的标准付给吴亮一次性稿酬;吴亮应确保不侵犯他人著作权。2004年3月,吴亮又与陈德荣签订《委托选编协议书》,约定的内容只是:陈德荣同意接受吴亮的委托承担选编《中国古诗名作》的任务;吴亮在书稿交稿后的一星期内,按12元/千字的标准向陈德荣一次性支付选编报酬;陈德荣享有署名权;若出版社编辑对书稿提出意见,陈德荣应负责处理,直至书稿质量合格。2004年10月,陈德荣将全部书稿交付吴亮。吴亮按《委托选编协议书》的约定向陈德荣支付了全部报酬,并将书稿交K出版社。编辑人员在审稿中提出一些意见后,经吴亮将书稿退请陈德荣修改。陈德荣对编辑提出的意见作了处理,并在随附的《稿件处理说明》末尾署名“陈德荣”,留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2005年初,吴亮向K出版社转交了陈德荣修改后的《中国古诗名作》书稿和所附的《稿件处理说明》,并告诉出版社自己即是该书稿的选编者。不久,《中国古诗名作》出版,封面等处的选编者姓名都是“吴亮”。出版社按合同规定向吴亮支付了报酬。2005年6月,陈德荣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诉状称:K出版社未经陈德荣同意,也未签订出版合同,就自行出版了陈德荣的作品,且书上没有标明选编者是陈德荣,这是侵犯了陈德荣合法拥有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署名权以及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法院的判决仅认定K出版社应该为侵犯陈德荣的署名权而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却不认为K出版社侵犯陈德荣的发表权、复制权和发行权。问题一:陈德荣的署名权受到侵犯,明明是由吴亮造成的,为什么K出版社也必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问题二:为什么说K出版社没有侵犯陈德荣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和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选项

答案

解析 问题一:理由:陈德荣在随附的《稿件处理说明》末尾署名了“陈德荣”,并留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吴亮向K出版社提交的选编者名单与陈德荣在《稿件处理说明》末尾所写的内容存在明显的矛盾,但K出版社却疏于审查,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犯有过错。
问题二:理由:K出版社是根据委托合同约定出版《中国古诗名作》的,而事先陈德荣也清楚作品的用途且无异议。吴亮已经按委托合同约定向陈德荣支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566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