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电影《延安与八路军》的视频片段, 请学生观看并提问:视频中出现了什么场景?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青年志

资格题库2022-08-02  51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电影《延安与八路军》的视频片段,
请学生观看并提问:视频中出现了什么场景?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青年志愿加入八路军队伍、自豪)
教师总结:视频中出现的是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观看时能够体会到电影中全国青年的彭湃、热血之情。
顺势揭示课题《游击队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中速、激动地)
教师总结:《游击队歌》是一首中速稍快的歌曲;整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激昂地。
2.教师向学生简单的介绍歌曲:《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贺绿汀在参加抗日宣传活动途中创作的歌曲,是当时随八路军休整期间创作的三首革命歌曲之一。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音频,请学生聆听并思考:从演唱形式的变化上,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学生自由回答。(两段)
教师总结:歌曲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独唱的形式,第二段是合唱的形式。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的第一段音频,请学生聆听并分析:第一段旋律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表现的是什么场景?
学生自由回答。(节奏比较密集、模仿军人走路)
教师总结:歌曲第一段的节奏较密集,多用前八后十六和四十六的节奏型填充旋律,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给曲调以进行感,仿佛小军鼓敲击的声音,表现的是八路军行进时整齐有力的步伐。
3.教师播放歌曲第二段音频,请学生欣赏并思考:歌曲第二段描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
学生自由回答。(八路军穿行森林作战、合唱)
教师总结:合唱中各声部旋律交替出现、错落有致,仿佛刻画了游击战士在茂密丛林中穿梭于枪林弹雨,巧妙、灵活的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英勇形象。
4.教师带领学生完整聆听歌曲,并哼唱旋律,更进一步感受歌曲轻快、流畅、生动、活泼的曲调和游击战士与敌人抗争的英雄气概。
(四)拓展延伸
1.教师请学生以音乐小组为单位,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自由表演,可以改变演唱形式;可以根据歌词创编情景剧等,预留5分钟时间,创作完成后巡回展示。
2.学生创作时教师巡视指导。(组员配合、动作的协调性)
3.各小组上台展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呼吁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多观察身边的平凡英雄和事迹,向他们学习。
作业:课后请学生完整观看电影《延安与八路军》,下节课分享观影感受。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505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