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作品《野蜂飞舞》,请学生欣赏作品,并提问学生对于作品及作者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音乐

admin2022-08-02  38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作品《野蜂飞舞》,请学生欣赏作品,并提问学生对于作品及作者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音乐积累量很丰富,顺势揭示课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印度客商之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并提问学生聆听完歌曲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给我们的第一感受是神秘、静谧、愉悦的感觉。 2.教师向学生简单的介绍歌曲《印度客商之歌》。 教师总结:《印度客商之歌》选自歌剧《萨特阔》,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代表作品,本曲的主要段落,悠扬宽广的长音和快速下行的短音组成了涟波式的乐句,反复流动,形成了明暗相间的色彩和摇晃荡动的音效,仿佛把人带到了虚幻缥渺的仙境。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哼唱歌曲,并提问:歌曲中有哪些音乐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印度客商之歌》为3/4拍,节奏相对简练,但出现了连音线。 2.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完整的演唱歌曲,并提问:这些音乐要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3/4拍强 弱 弱的规律,带给音乐明暗相间摇曳晃动的感觉,节奏相对简练和连音线的使用都造成了音乐连绵,空灵的感觉,神秘感不由产生。 3.教师引导学生完整朗读歌曲的歌词,并提问:从歌词出发,歌曲表达一个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以抒情明快的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歌词富有画面感,描述着岛上的情景,描述出一个神秘、充满魅力的小岛,也表达出人们发现宝藏的愉悦之情。 4.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引导学生以“mi”为母音,带着这种情感完整模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5.教师播放歌剧《萨特阔》片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歌剧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萨特阔”取材于俄罗斯民间叙事长诗,讲述的是游唱艺人萨特阔决心为穷人造福,漂泊海外。一日,遇海王之女沃尔霍娃公主,在她帮助下捕得金鱼而致富,购了一只大船远行。途中突遇风暴,海王传旨须一人殉于海,方能免灾。萨特阔义无反顾,投海自沉,谁知因祸得福,沉至王宫后却得到了与公主沃尔霍娃结婚的机会,婚宴上,他引吭高歌,不料声震大海,引来狂涛恶浪,把船只都击沉了。海王于是大怒,下令将萨特阔遣回故里,萨特阔忍痛与公主告别于伊曼湖畔,依依不舍。此时公主悲痛欲绝,顷刻间化成一条清澈的河流,这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沃尔霍夫河的由来。 6.教师播放《萨特阔》优秀唱段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此歌剧的印象。 7.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边指挥边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教师请同学来扮演歌剧中的人物,来演歌剧中的一个片段,加深对歌剧的了解。 2.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情感的体现。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呼吁学生歌剧不仅是音乐历史长河浓重而充满色彩的一笔,也是我国音乐浓墨重彩的一笔,要多多了解民族歌剧,感受歌剧的魅力。 作业: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课下搜集其他民族歌剧,下节课分享讨论。 【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504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