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人教版必修-《风沙地貌》 2.内容: (1)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

练习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1.题目:人教版必修-《风沙地貌》2.内容:(1)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节,并作出适当提问;(2)试讲过程需重点讲解新月形沙丘的成因及特点;(3)试讲时间约为10分钟。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识别主要的风沙地貌,描述其形态特征,掌握新月形沙丘的成因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培养人地和谐、人沙共生的理念;引导学生形成“细心观察,大胆探索”的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并能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风沙地貌的概念、成因,了解以新月形沙丘为代表的典型地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久在樊笼里”,你是否也想要“复得返自然”?让我们一起开启一场研学之旅,在旅途中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沙地貌。
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风沙地貌
教师提问:什么是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知道了风沙地貌的概念,教师继续那么提问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教师展示风沙地貌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进行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二)探究新月形沙丘
教师自然过渡,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进行提问沙丘的形成、分类与危害分别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后进行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形成——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形态多样,以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
分类——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如果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危害——在沙漠边缘,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衣田、牧场。
教师演示“新月形沙丘形成及发展过程示意图”,提问: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及特点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总结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及特点。
教师点评并总结:新月形沙丘因形如新月而得名。它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新月形沙丘景观图,引导学生观察沙丘细部形态及与风向的关系。教师进行总结。
三、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并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四、课后作业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500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