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人教版必修二《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2.内容: 3.基本要求:

admin2022-08-02  45

问题 1.题目:人教版必修二《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内容:3.基本要求:(1)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节,并作出适当提问;(2)配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3)试讲时间约为10分钟。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小组讨论,提高观察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乡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合理利用城乡村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小麦进城》的主题曲及视频片段,并简单介绍《小麦进城》的故事背景,并顺势提问学生对城镇和乡村的了解和认识,学生自由回答,并提问乡村和城镇内部的土地都是如何利用的?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乡村的空间结构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某乡村的空间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农村的农业用地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学生观察示意图,并回答。教师总结: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例如:在我国川西平原部分地区,田地紧密围绕在村落住宅的周边。
继续展示示意图,提问住在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学习了乡村的空间结构,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一下城镇的空间结构,看看乡村和城镇有什么不同。
2.城镇的空间结构
教师提问什么是城镇呢?城镇主要是以农业经济活动还是以非农经济活动为主?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乡村是以农业用地为主,那么城镇的用地类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阅读教材后,自由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城镇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有些大城市因为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评价自己本节课的表现,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四、课后作业
课下收集大圩古镇土地利用的分布图,下节课交流。
五、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500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