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引出新课 播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的新闻,让学生复习南水北调工程的东、中、西三条线路,提问:南水北调工程开通对于各地会有什

最全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引出新课 播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的新闻,让学生复习南水北调工程的东、中、西三条线路,提问:南水北调工程开通对于各地会有什么影响呢?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 1.积极影响 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南水北调调入区居民与调出区居民,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相互调查,讨论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所带来的有利影响。 学生讨论后,选2-3名学生分享他们说调查的情况。由此总结出南水北调工程的积极影响体现在: (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去的经济发展 (3)增加调入区的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控制地面沉降等。 过渡:一项新工程的建设,必定有其有利的方面,但也可能伴随一些新的问题。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学生继续扮演南水北调调入区与调出区居民,分别上台发言说一说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带来了哪些问题?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1)长江径流减少,泥沙淤积加重,河口地区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 (2)江淮地区的水生生物生长受到影响; (3)东线工程沿线地区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 (三)知识迁移 展示“西气东输工程”相关资料,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对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问题分析的一般思路。 作业:收集国内外实施跨流域调水的资料,了解其背景及意义。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采用了什么导入方法?该导入有什么教学意义? 【参考答案】 本节课采用了主要时政新闻导入的方法,给学生播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通时的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结合对南水北调东、中、西输水线路的复习,明确教学主题。 通过时政新闻导入,一方面可以快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复习之前所学知识可以加强对之前内容的印象,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2.请说一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线路? 【参考答案】 (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引长江水,利用和扩建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 (2)中线: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自流输水到北京天津。 (3)西线: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引水工程分别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支流上筑坝建库,积蓄来水,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99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