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回顾 题目:高中美术《兰亭序》 3基本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适

admin2022-08-02  13

问题 一、考题回顾题目:高中美术《兰亭序》3基本要求:(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地互动环节;(3)教学方法需灵活;(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答辩题目】1.请列举并简要介绍中国“三大行书”。2.你认为符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科学导入方法有哪些?如何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选项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采用引经据典的方法,教师讲述“入木三分”的典故:王羲之为人写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顺势提问:究竟是怎样的笔力,能够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呢?一起了解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进而导入课题。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知识,提出问题:《兰亭序》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2)展示书法作品《兰亭序》,简单介绍作品概况,并提出问题:作品是什么书体?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兰亭序》是行书,给人潇洒流利、遒媚飘逸的感觉。
2.章法、用笔、结构
(1)多媒体继续展示《兰亭序》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①找一找作品中的“之”字,看看有什么特点?(各不相同)分别有什么不同?
②放大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局部,说一说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通篇20个“之”字,各不相同,变化迥异,字形时正时侧,变化多端,错落有致。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兰亭序》并思考:兰亭序的用笔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笔笔规矩,全篇用笔或露、或藏,点画精劲。
(3)追问:《兰亭序》中行与行有什么变化?
学生探讨,教师总结:前松后紧,通篇行气贯注,一气呵成。
活动三:总结解释
1.师生共同回顾《兰亭序》的特点,并说明地位:《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提出问题: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书法作品可以从结体、点画、章法、用笔等方面进行分析。
活动四:欣赏评价
1.出示唐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请学生运用所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鉴赏。
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讨论结束后,以“档案”评说人的形式,每组选一名代表来介绍,教师从内容、用笔、字形、章法等方面予以评价。
(如《祭侄文稿》用笔——不着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字形——大小不一;结构——时聚时散。)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带领学生回顾《兰亭序》的特点。教师总结升华:《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请同学们要珍爱中国传统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
2.临摹《兰亭序》并搜集相关的故事,体会以书传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94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