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验导入 【展示实验】播放氯化钠、盐酸及酒精水溶液导电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氯化钠水溶液和盐酸都可以导电,而酒

练习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验导入 【展示实验】播放氯化钠、盐酸及酒精水溶液导电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氯化钠水溶液和盐酸都可以导电,而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这节课就来探究“电解质”。 环节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NaCl、NaOH和HCl等物质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或者把NaCl、NaOH等固体加热至熔融,它们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都可以导电。 【教师讲解】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提出问题】常见的电解质有哪些? 【学生回答】常见的酸、碱、大多盐。 【教师讲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融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例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解质的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溶于水后生成水合离子,但为了书写方便,常写成简单离子的形式。 【提出问题】那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H2SO4=2H++SO42-,NaOH=Na++OH-,NaCl=Na++Cl- 【提出问题】结合电离方程式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HCl、H2SO4等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而且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都是H+。NaOH、Ca(OH)2等碱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OH-,而且在溶液中所有的阴离子都是OH-。NaCl、(NH4)SO4等盐溶液中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提出问题】从电离的角度如何理解酸、碱? 【学生回答】从电离的角度看,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教师讲解】蔗糖、酒精等化合物,无论在水溶液还是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因而不能导电,这样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提出问题】常见的非电解质有哪些? 【学生回答】葡萄糖、淀粉、油脂等有机化合物大多数是非电解质。 【提出问题】如何去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学生回答】看是否能够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导电。 环节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B.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C.酸、碱、盐属于电解质 D.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形式有分子和离子 【学生回答】A。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中的铝和铜也能够导电,但是不属于电解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电解质的分类。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以分子和离子的形式存在;2.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时用等号,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时用可逆号;3.强电解质包含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弱电解质包含弱酸、弱碱和水等。 2.二氧化碳、氨气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说二氧化碳、氨气是电解质,此说法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 此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二氧化碳、氨气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原因: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的是碳酸,氨气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的是一水合氨,是碳酸和一水合氨导电,所以说它们是电解质,而二氧化碳和氨气是非电解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91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