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萃取》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常常用汽油擦洗,你知道为什么吗?

资格题库2022-08-02  111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高中化学《萃取》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常常用汽油擦洗,你知道为什么吗?
【引入新课】这是利用了萃取原理,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时,我们用分液漏斗。
环节二:讲授新课
【展示讲解】分液漏斗的构造与使用原理(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
【演示讲解】实验1-4: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使用前要验漏②振荡时要及时放气③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流下。
【提出问题】请尝试归纳什么是萃取、什么是分液?
【得出结论】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分液是萃取后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环节三:巩固提升
【实验探究】给出药品:苯、溴水、蒸馏水、酒精,请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萃取溴单质、汇报现象和结论,讨论萃取剂的选取标准。
【得出结论】选取萃取剂的标准为:萃取剂与原溶液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萃取剂与原溶液无反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容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分液时萃取后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作业】请尝试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解释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生活中的事例利用了萃取原理?
板书设计
萃取
1.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步骤: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2.分液:萃取后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3.萃取剂的选择标准:
(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大于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反应。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萃取的操作方法。本课首先教师通过直观出示分液漏斗,对分液漏斗的组成进行系统介绍,再此基础之上,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对于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如分液的方法等加以重点强调,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实验表格的填写,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萃取以及分液的概念。在系统完整的操作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尝试用给定的药品及仪器设计实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再次进行巡视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萃取的操作方法。
2.碘和四氯化碳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吗?【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碘能溶于四氯化碳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91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