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练习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1.题目: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重点揣摩第一段语句,分析其中的深层含义;(3)从当前文段中概括出马克思的伟大成就;(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概括马克思的伟大成就,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
过程与方法目标:贴近文本,揣摩语句,探究平实的语言中饱含的浓浓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伟人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探究平实的语言中饱含的复杂情绪。
【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上政治课时会讲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中马列主义中的“马”指的那个代表人物?对,就是马克思。可是,由于时代的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马克思就像是一个符号,他的伟大我们又能真正了解多少呢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这是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这里绿树葱茏,幽静肃穆,和伟人生前的波澜壮阔、轰轰烈烈形成鲜明的对比。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后来闻名世界的演说辞——《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一)介绍作者
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识,两位历史巨人结成挚友,共同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了40年。列宁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可以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悲哀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洞察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但是恩格斯没有一味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
(二)概括文段大意
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悼词。课文第一段以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马克思先生去世的消息。
三、研读课文
1.教师阅读指导:第一段文字朴实无华但是却饱含深情与哀痛,从这些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要求:学生齐读第一段,小组合作揣摩语句,师生共同分析概括第一段文字。
2.提问:“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这个具体的时间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时间交代的具体,可见作者对这个时刻的永志不忘,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情。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恩格斯来讲,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是多么的非同寻常,在这-时刻恩格斯没有在马克思身旁,终生的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抱憾终生。这一时刻更是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
2.提问:作者称马克思为“最伟大的思想家”,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说一说这一评价。
明确:高度评价,可见崇敬,由崇敬自然哀伤。最在这里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给中国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历史巨变,不仅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3.提问:作者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而没有直接说“去世了”,这样的表达有何含义?
明确:不说去世,是不忍。亲人去世,谁忍心说去世呢?可见悲痛之深。这是讳饰的修辞,也切合马克思的身份,暗含了对战友生命不息,思想不止的崇敬。
5.提问:“还不到两分钟”的表述有何含义?
明确:还不到两分钟:“还”流露出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两分钟,强调时间短暂,可见去世之突然,饱含了作者对战友溘然辞世未能见最后一面的深深遗憾。
6.试分析:“安静地睡着了一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明确:表达了作者由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7.朴素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可谓语淡情浓。接下来,凭着对战友的深刻了解,恩格斯高屋建瓴的回顾总结了马克思奉献的一生、创造的一生。试从当前文段中概括出马克思的伟大贡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总结。
明确:(1)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2)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一剩余价值。
8.朗读指导:第一段的文字虽朴实但是却隐含哀痛,带着恩格斯对战友不舍的情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巩固拓展
观看视频《觉醒年代》,体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五、归纳总结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
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
板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悼念——最伟大的思想家——哀痛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剩余价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86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