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初中《凯皮拉的小火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

admin2022-08-02  28

问题 1.题目:初中《凯皮拉的小火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2)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唱环节;(3)具有有效的师生互动;(4)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情境导入
(一)教师引导学生聆听一段火车录音,并说说大家印象中的火车是怎样的?
(二)即兴创作模仿火车的节奏,顺势引出本课课题:春光如此明媚,我们乘上火车去旅行吧!多媒体播放音乐,出示课题一一《凯皮拉的小火车》。
二、新课教授
(一)聆听全曲
教师引导学生来描述一下所听到的声音,并说一说音乐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觉是火车,你对这首作品最初的印象是怎样的?
学生聆听后回答,教师总结:车轮的咔嚓声、汽笛的鸣叫声等。
(二)简介歌曲
本首歌曲的作曲家是维拉.罗波斯。凯皮拉是巴西农场的工人,小火车是接送工人的小火车。农场工人乘坐小火车上班。一次,作曲家乘火车利用在斑斓的巴西河山上,体验着火车车轮在铁道上欢愉飞驰和汽笛有力的长鸣,看着窗外绿色的森林与故乡,作曲家产生了创作激情,于是写出了这首作品。
(三)分段聆听作品并学唱主题旋律
1.听赏第一部分
听到车轮声时,引导学生用身边的东西来模仿一下车轮转动的声音。
师:接下来我们来模仿火车启动的声音,大家想想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和速度呢?
2.听赏第二部分
引导学生跟着钢琴哼唱,教师介绍音乐主题出自巴西民歌《采果人之歌》。
教师设问: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辨别哪些乐器发出了这些声音?你们听到了几种乐器的声音?节奏分别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动作或人声进行模拟,教师点评总结。
3.听赏第三部分
火车到站了,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到站的声音。
(四)教唱音乐主题
1.教师弹琴范唱音乐主题,学生跟琴小声哼唱。
2.教师重点讲解三连音时值的准确演唱,突破难点。
3.播放伴奏音乐,引导学生一边做律动,一边演唱主题旋律。
三、拓展延伸
介绍巴西的民族乐器:简介古代刮响器、响葫芦、沙槌、巴西铃鼓等,并用沙槌、铃鼓等替代和乐演奏。
教师总结:像这样以逼真的音响模仿,描绘出事物动态场景的音乐,人们把它称为"描绘性音乐”。作曲家给这首曲子还起了另外一个名字:”托卡塔"。托卡塔原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键盘器乐曲,同波尔卡、摇篮曲、小夜曲、进行曲等一样,旋律具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托卡塔具有即兴创作、自由奔放的特点。这首《凯皮拉的小火车》即体现出了这样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一)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点评与总结。
(二)学生在课下可收集一-些其他国家的有特色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8201.html

最新回复(0)